手机网站

手机网站

微信网站

官方微信

手机网站
官方微信
行业资讯News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

隆众解析:国内炼油行业的挑战与机遇

发布日期:2015-06-08 17:17:48
导读:截至2014年年底,我国炼油能力达7.395亿/吨,同比增加5.64%,目前我国总炼油能力仅次于美国,位居世界第二。近几年随着国家经建设速度放缓,对于成品油的需求增长速度明显放缓,国内成品油市场呈现了过剩的局面,同时由净进口国转为了净出口国。近两年,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,新能源成为推行的热点,国内炼油企业也面临着不同方面的压力与挑战。

一、单体加工能力偏小 资源利用率不足

目前,我国的炼油技术已经相对成熟,总体炼油能力大,但是炼油企业数量多,综合利用能力相对较低。据隆众统计,目前一次加工能力超过1000万吨的企业加工能力为1336万吨,占总炼油能力的18%。其中,达到千万吨级以上的炼油厂也主要集中在中石油、中石化以及部分中字头的大型国有企业。中石油中石化的炼油企业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成的产业链条,能源综合利用率也相对较高。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,综合完整的产业链生产模式会更有竞争优势。

二、环境问题日益加剧 新能源冲击传统市场

近年来,国内华北、华东、华中等多数地区遭受了雾霾的侵袭,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,威胁人类健康。石油、煤炭被列为造成PM2.5的主要来源。相应的成品油质量升级、新能能源的推动与发展成为了重点。2014年-2015年,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密度出台,受益于政策强力支持,在2014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数量创新高,达到84900辆,同比增长3倍,被称为新能源汽车元年。预计此次《通知》出台后,将会继续刺激新能源汽车的消费。

另外,天然气的消费量也在不断的增加,数据显示,中国2014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786亿立方米,同比增长5.6%。

环境问题日益加剧,未来低能耗、低排放的新型环保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发展的趋势。

三、煤制油项目风生水起

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(2014-2020年)》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,稳妥实施煤制油、煤制气示范工程。

中国的煤化工多数为煤制烯烃企业,只有少部分为煤制油企业。以内蒙古神华、伊泰、庆华为代表。主要产品有液化气、石脑油、柴油等。近年来,有新的煤制油企业在建设当中。煤化工成为煤炭清洁转化重点方向。整个煤化工产业仍然处于深度示范和适度发展,对于技术成熟和成规模的项目要持续发展,比如煤制烯烃等优秀项目。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,煤制油品的品质也不断提高。据了解,目前国内已经有煤制油企业技术达到了生产高清洁煤制油的水平,无硫无氮无金属杂质等。

目前国际油价维持低位,煤制油的盈利将会受限,短期内对传统石油能源的并不会形成明显的冲击。据数据显示,我国煤制油产能为158万吨,产量120.2万吨。

四、政策不断放开 地炼或迎来洗牌

隆众石化网成品油分析师薛群介绍,国家对石油资源使用的管制逐渐放开,2015年2月9日,国家发改委公布了《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。5月4日又相继出台《核查评估申请用油企业工作细则》的公告(以下简称《细则》)。

近日,东明石化成为首家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企业,这标志着进口原油使用的破冰,对于地方炼油企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。长久以来,民营炼油企业加工原料有国家配额原油(少量)、新疆、辽河产稠油、进口燃料油(M100、180CST)、 稀释沥青、马瑞原油,其中进口燃料油占加工总量的73%以上。由于这些原料密度大,硫含量高、碱性氮含量高(碱性氮含量较高会导致催化剂使用期限缩短),以此为原料生产出的油品收率低,同时存在密度大、硫含量高的问题。

进油原油使用权的逐步放开,会有效的增强民营炼油企业的竞争力,提升产品品质,为推动油品质量升级有重要的影响。从政策角度来看,大规模的地炼企业率先获批的可能性较高,获准企业竞争力会不断增强,并且对小规模企业形成冲击。从长期来看,将会出现“强者越强,小者越小”的局面,地炼或将迎来大规模的重整组合。

结束语:炼油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,国内经济发展进入了中高速的新常态时期,对于石油产品的需求增速会相应放缓。产能过剩的压力,环境加剧催生的新能源发展都会对能源消费结构造成影响。市场透明度增加,利润将会更多的向上游或终端分流,而贸易环节的利润空间会进一步压缩。对于生产企业而言,通过产品多元化建设、加强终端市场开拓才能不断稳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。